{__STYLE__}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正规高校,是一所专门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型现代化研究型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与其他正规高校一样,招生纳入国家计划,学位授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
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综合优势,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国科学院 2000年9月向国务院提出,将当时全院109个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并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的基础上,更名组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组建成立。
重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由北京的3个教学园区、京外的5个教育基地、分布全国的100余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组成;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 一学位授予”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培养体系”;完善了在集中教学园区完成为期一年的课程教学、进入研究所跟随导师在科研实践中开 展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平台和形象、以培养单位为基础和延伸的完整教育体系。
资源整合形成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以研究所为基础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目前,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200余名博士生导师、 3900余名硕士生导师,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遍布各研究所的4个国家实验室、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0余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0 余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依托。每年众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的科研课题项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和各研究所 图书馆的丰富藏书,网络视频课程提供的高水平专业学习课件等,所有这些都为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参与科研实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条 件。
学科优势明显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研究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选择和空间。在理学门类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以及工学门类的力学、材 料、能源、电子与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在保持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近年来还不断加强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 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目前拥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分布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 10个学科门类,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1个;还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领域17个,以及工商 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另外,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还拥有135个博士后流动站。从2001年5月至2008年8月,白春礼院长兼任学位委员会主 席;2008年9月起,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兼任学位委员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国际影响大、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学生 无论是培养理念还是研究选题都是面向世界、面向科技前沿的,这使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索的敏锐性、活跃的创新思维 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良好素质。 同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面向世界开放办学,聘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学术巨匠来院授课、讲学。与国内学术界联系密切,与国外学术界交流频繁。在这里可以获知世 界科技各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研究状况和各种学术动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子。生源全部来自各个高校,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观点。各有所长,各显其能。各种学术思想、各种学术观念、各种学术风格可以在这里交流、融合,形成一种生机勃勃、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学术环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设有“研究生普通奖学金”、“